??? 2月13日,在四川省水泥协会举办的“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大会”上,面对川内各大型水泥企业的负责人,协会对外宣布,为了充分发挥四川水泥市场的潜力即扩大四川水泥市场的规模,经过四川省民政厅和经委的授权,决定接受前理事长李川的辞职申请,提名峨胜水泥董事长熊建华担任四川省水泥协会理事长。由此,四川水泥协会转变性质,开始进行由企业自主管理行业组织的尝试。事实上,四川水泥市场除了行业组织的重大变化以外,其自身的复杂性同样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关注。
08年四川水泥发展情况
数据显示,2008年四川全省生产水泥总量达6067万吨,比上年增长4.63%,比全国低0.57个百分点(全国产量13.88万吨,比上年增长5.2%)。如果按2007年四川省生产水泥6214万吨,增长33.87%对比,2008年四川省水泥产量实际减少了147万吨,为负增长。全国按2007年生产水泥13.5亿吨对比,2008年增长2.81%,四川省的比例仍然比全国低。
另外,数据还表明,四川省全省311户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销售收入223亿元,比上年增加55亿元,增长45.1%。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32.5亿元,比上年增加20.3亿元,增长184.19%,高于上年36.14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153.39个百分点。2008年,四川省水泥行业亏损企业明显减少,有26户企业亏损,比上年减少16户,减少38%。2008年四川省水泥产能总计8000万吨,其中新型干法水泥2670万吨,占全省水泥产能的33%,比上年高出7个百分点。但是,2008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达到61%,四川省仍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同时,四川大企业优势进一步显现。2008年,四川省全省水泥产量上100万吨的企业(集团)总计有8户,生产水泥1877万吨,占全省水泥产量的31%,比2007年上升4个百分点。8户企业(集团)中,拉法基在川的总产量为422万吨,华伦285万吨,峨胜281万吨,利森206万吨,川威186万吨,犍为宝马109万吨,亚东25万吨,佛光18万吨。
对四川“浙江现象”的讨论
“预计到今年年底,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达到8720万吨,还有一批在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将在明年建成投产,另外还有一批项目在开展前期工作。到2010年底,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很有可能达到12000万吨左右。因此要防止四川水泥产能过剩,不能再重蹈‘浙江现象’的覆辙了”,新任四川水泥协会秘书长成学军告诉笔者。
而对四川省水泥行业来说,围绕四川省水泥产能是否严重过剩的争论,一直没有停息过。
协会认为,到目前为止,四川已有70余个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获批并且开始兴建。根据监测或推断,2008年底,四川新增水泥产能1660万吨,2009年1-6月预计将新增1110万吨,2009年下半年则将集中放量4110万吨,2010年全年还将有1420万吨的产能释放。整个计算下来,如果这70余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,四川将新增水泥产能9000多万吨,全部为新型干法水泥。粗略计算,新增9000万吨加上原有的6000万吨,即到2010年,四川水泥总产能将达到1.5亿吨。
而如果按四川年正常水泥需求8000万吨,加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和拉动内需的基础建设投资增幅,再加三年灾后重建每年新增水泥需求5000万吨,计算结果表明,即便三年后,四川水泥总产能达到1.5亿吨,也未必形成“供大于求”局面,因此不存在所谓的重蹈“江浙现象”的说法。再者,四川落后产能数量尚高达几千万吨,三年后恢复淘汰,水泥供应的缺口将长期存在,市场空间仍然很大。
“不过,在经过了地震后几个月大批新线上马阶段,目前四川水泥大规模投资态势已经趋缓,虽然时不时仍有新线签约消息曝出,但较之前几个月的风起云涌,已显得相当冷清”,成学军这样说道。
协会:又好又快地发展
“由于考虑到四川水泥市场的特点,对四川现有的水泥立窑企业等落后产能,协会将采取“拉打兼并”的处理方式。”协会秘书长成学军告诉笔者。
也就是说,对新型干法水泥集中的地区,如成都的周边,协会将强制立窑等落后产能关闭。而对那些水泥市场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,协会则建议通过拉援的方式,即主动协调企业节能减排,走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与此同时,协会还认为,由于“蜀道难”使四川省的水泥市场呈现相对独立的特征,且周边省市如陕西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甘肃等产需基本平衡,因此四川省水泥能力如出现超量增长,必将引致3年后本地区水泥市场出现恶性竞争,其结果是行业整体利益受损。
因此,在近日四川省水泥协会举办的“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大会”上,水泥协会的负责人根据四川省水泥市场的特点,对四川区位水泥产业的定位和布局提出了建议。
首先,对经济相对发达、石灰石资源丰富、交通运输便利、水泥需求量大的地区,主要应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生产线,并形成水泥产业聚集区;经济基础相对薄弱、石灰石资源能够满足要求的地区,要以减少运输量和满足本地区需求为原则,发展日产2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;资源缺乏的地区,可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,满足当地水泥需求。
同时,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恢复重建都要有重点的开展。要大力推进技术先进、节能环保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;防止落后工艺重新建设,适时关闭和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,实现资源合理配置,构建水泥产业新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