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是传统淡季,随着雨季来临,各地水泥价格陆续调整,个别区域甚至是一日一跌,以小步慢跑的节奏持续下调报价。
河南某地经销商报价42.5水泥从月初的235元/吨,连跌3天,自6月6日开始报价225元/吨。
与此同时,多个城市工地发布最新停工政策,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再次下滑,水泥需求大幅减少。
57个城市发布工地停工最新政策,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再次下滑
据市场反馈,为给广大中、高考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迎考和考试环境,各地纷纷发出通知对所有建筑工地加强监管工作。截至6月7日,共有57个城市发布了建筑工地停工最新政策。
因受中高考期间工地停工政策影响,多地施工进度放缓,混凝土发运量有所减少,商混企业产能利用率多在10%左右徘徊。
山西16家混凝土企业,产能利用率为10.38%,环比下降0.32个百分点。周产量环比减少3%。河北17家混凝土企业,产能利用率为11.41%,环比下降0.38个百分点。周产量环比减少3.24%。海南9家混凝土企业,产能利用率为8.55%,环比下降1.45个百分点。周产量环比下降14.47%。
20个省市缓解压力,水泥停产延长“自救”
据水泥人网此前报道,随着夏季到来雨水天气增多,水泥市场进入传统淡季,全国近20个省份为缓解库存压力、改善市场供需关系,相继发布新一轮水泥错峰生产计划。
河北省冀中南30家水泥熟料企业于6月3日0时至17日24时自律错峰停窑15天。
四川省89家全能水泥企业10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实行错峰生产;
山西省春夏秋季总错峰生产时间原则上不低于70天;
山东省5月份至7月份分两次执行错峰生产30天;
江西省5月份江西全省在产48条熟料生产线错峰5天。
重庆市二季度错峰生产35天,五月和六月初步计划各停12天和10天。
贵州省二季度错峰停窑60天。
湖南省二季度停40天+N天(补停天数)。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6月执行错峰停窑15~30天。
据水泥人网了解,一季度错峰生产结束之后,很多省份因库存压力较大不具备开窑条件,随即开启了二季度错峰生产,如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重庆、四川和贵州等地,二季度计划错峰15~60天。
河南某知名央企大厂设备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“做梦都看到窑在转,醒来方知是个梦??獯嫣?,开窑遥遥无期”。
天山、海螺、万年青等企业集体发声支持错峰生产常态化
近期,天山水泥、海螺水泥、万年青水泥等主要品牌企业集体发声表示支持将错峰生产常态化。
天山水泥表示,短期角度,通过各区域错峰生产政策力度的加强,避免低价恶性竞争,最终实现行业效益回归合理区间。
海螺水泥总经理李群峰表示,当前水泥行业的利润已经不能完全由供需关系决定了。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周期中,错峰生产是阶段性比较有效的方法。
万年青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第二季度计划停产10天左右,考虑到整体需求及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等因素,大概率还会延长停产期。
某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,在以往年份,别说延长停产时间了,就连计划中的错峰停窑,都有企业不执行。即使是被约谈,被列入不自律,不守承诺名单,也不改。而今年,不用三令五申,甚至不需要监督,有企业主动要求延长错峰时间。就连海螺水泥安徽基地的熟料生产线也停了一部分。
事实上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,各区域的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下跌中,包括海螺核心市场在内的多个区域水泥和熟料价格已跌入“2时代”。价格战已经不是新闻,新闻是日日跌、天天降,轮流跌、换班降……
一方面是市场价格的跌跌不休,另一方面是利润越来越薄,钱不凑手,资金紧张的企业越来越多。已经有企业“关门歇业,待行市”,也有部分企业“知难而退”。